志愿者打掃衛生 周亮 攝
志愿者為老人推輪椅 周亮 攝
志愿者給小朋友分享志愿服務感受 周亮 攝
嘉陵江畔的璀璨明珠———蓬安 蓬安記者站 劉永紅 攝
蓬安成功創建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相如故里的文明之變
12月3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公布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名單。蓬安縣成功創建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3年創建,內外兼修,引發了實實在在的“文明之變”:公共環境更加潔美,公共管理更加高效,公共秩序更加井然,公眾素質更加文明。整個城市從“面子”到“里子”,從“顏值”到“氣質”,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扮靚城市“面子”提升民生“里子”
老舊小區是群眾生活的大舞臺。對此,蓬安縣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內容包括小區內外道路、 水電氣管網、通信線路、雨污管網以及相關配套設施。
“燕山大道、青云大道、鳳凰大道西沿線等高標準城市主干線建成投用,筆架山中路、棉麻路提檔升級全面完成;實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推進政務服務中心建設?!?/span>蓬安縣相關負責人說, 堅持高標準規劃、 高質量建設,大力實施城市建設提質工程,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蓬安縣在推進創文工作中, 不僅注重扮靚“面子”,更注重提升民生“里子”。堅持從創建優美環境、建設優良秩序、提供優質服務入手,開展專項整治攻堅和文明提升行動, 讓城市品質得到提升,讓創建成果惠及百姓,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志愿服務倡導文明新風
如今,在蓬安城區的大街上,你會時不時地看到, 有那么一兩撥人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手拿宣傳單,一邊發放宣傳材料,一邊引導、勸導路上的車輛遵守交通規則。
那一抹抹“志愿紅”,成了這座城市里最美的風景線,服務著你我他,傳遞著文明新風。
黨員帶頭、群眾參與,蓬安縣先后組織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干部群眾,組成12萬余人的志愿者隊伍,并組建理論宣講、文化服務、助學支教、醫療救援、科技服務和科普宣傳、 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 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多個志愿者小分隊。
該縣還開展了“新風蓬安·志愿暖城”志愿服務品牌培育活動,通過“固定場所+流動服務+結對入戶” 三類服務模式,建立起“愛心志愿行 情暖老人心” 等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項目70余個, 實現了月月有活動、 隊隊展特色、處處傳新風。
共建共享創建成果
“蓬安成功創建為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啦!”連日來,這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刷爆蓬安市民的朋友圈。
三載春秋,一路風雨,砥礪前行。蓬安追求文明的腳步從未停歇。2017年12月,蓬安縣召開創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大工程,根在群眾,重點在部門聯動,而真正的核心在于常態化。 就要做到創文工作家喻戶曉,讓全體市民共同參與進來,培育一種良好的道德文明新風。
如今,走進蓬安,感受的是道德力量,邂逅的是文明之花,品嘗的是幸福滋味,看到的是張張笑臉,唱響的是和諧旋律, 文明新風匯聚成了相如故里的城市之魂。
蓬安記者站 周亮
部門聲音
縣委宣傳部:營造創文良好氛圍
堅持高位推動,多方聯動促創建。蓬安把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作為上下貫通的“一把手”工程,著力構建高位推動、上下聯動、各方齊動的創建格局。成立以縣委書記任指揮長的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指揮部;印發《四川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任務分解表》, 將創建任務逐項分解、逐一落實。
堅持創新舉措,凝心聚力抓創建。 積極抓好輿論引導,努力營造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良好創建氛圍。抓好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兩微一端和門戶網站等平臺, 及時發布動態。抓好典型引領,持續做好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創建工作。抓好志愿服務,形成了“1+38+N”的志愿服務網絡化體系,推動志愿服務精準化、制度化、常態化。
完善工作機制, 強化落實抓創建。強化督查考核,推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落實。對標考核細則,督促、協調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 做好創文工作任務,通力協作,打好創文組合拳。
下一步,蓬安將持續鞏固提升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以文明創建推動蓬安蝶變,探索構建文明創建常態長效機制,營造人人自覺、人人行動、人人維護的良好氛圍,把鞏固提升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過程,轉化為城市環境持續改善、 社會秩序持續優化、民生福祉持續提高的過程,為蓬安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良好條件。
蓬安記者站 汪澤民